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雲林縣永續海岸計畫出爐,水利處更積極展開海岸發展行動方案

  • 分類:水利類
  • 發布單位:公共關係科
  • 發布日期:100-05-27

雲林縣政府新聞參考資料100.05.27
雲林縣永續海岸計畫,於26日縣府主管會報中由水利處提出專案報告,其中海岸發展行動8大方案(離岸沙洲防風定砂防護計畫、河口潮間帶生態復育計畫、隔離水道高灘地人工濕地示範計畫、堤內造林計畫、地層下陷區排水環境改善計畫、海岸地區綠帶資源串聯計畫、海堤改善規劃、調查監測計畫),水利處強調,因該發展行動8大方案經費龐大,總工程費約8.7億(不含水利署執行中之易淹水計畫費用),故未來將依照急迫性及重要性,分為2期依序辦理。縣長蘇治芬會中指示,應落實執行劃設具有保育價值之環境資源區位,兼顧海岸土地之保護、保育與開發管理,防止資源之誤用、濫用與競用,避免海岸環境遭到破壞,以達到創造優質海岸三生空間,達成永續發展的終極目標
水利處表示,雲林縣沿海屬「彰雲嘉沿海保護區」範圍,孕育極為珍貴之自然資源,將秉持環境景觀保護及生態復育原則,進行環境監測及生態調查,本計畫範圍北起縣境濁水溪口,南至縣境北港溪口,涵蓋縣境麥寮、台西、四湖、口湖等鄉鎮。
水利處指出,依據發展策略行動方針提出,短期發展目標以自然海岸線零損失為主;長期發展策略,將永續執行海岸行動方針。尤其採取近自然方式,回復海岸生機達到復育劣化生態資源;帶動海岸景觀改善風潮與思維,整建改善海岸景觀;整合思考海堤防護之必要設施與措施,加強海岸災害防護。
水利處林副處長榮川說,沙洲之存續為雲林沿海重大議題,在離岸沙洲防風定砂防護計畫中有關離岸沙洲(雲林縣外傘頂洲)規模及面積不斷縮小,外側灘線向內並向南遷移,因此必須提早碎波防止越堤引起堤內側淹水、預防海岸侵蝕以及海岸結構物破壞等災害;維持近岸水域穩定以便於從事經濟活動、海岸景觀與生態保育的環境保護等,具體建議改善方法:1.以沙洲變動量較大之北側先進行示範計畫。2.以高潮位以上區域施行竹樁編柵加以定砂。3.適時以漁港清淤疏浚之抽砂補充砂源。
另外,針對沿海與河口生態系統受工業區影響及排水等造成海洋污染,海洋資源逐漸枯竭的河口潮間帶生態復育計畫,林副處長榮川建議,1.潮間帶生態復育計畫,暫以台西海園外側、林厝寮海堤外側泥灘地為示範區。2.選擇耐水性、耐鹽性佳之植物。3.依草澤、灌叢、海岸林澤單獨或混搭進行生態復育。具體作法:(1).植物根部提供抓握泥砂之功能,可間接達到定砂效果。(2).潮間植物生態提供營養源,促使近海生態重生、漁業重整。(3).因海水溫度上升造成養殖條件不佳(如龍鬚菜),於近海復育草澤等植物阻隔陽光直射,該地區之海水溫度降低,有益於近海或內陸養殖。
另外隔離水道高灘地人工濕地示範計畫中,施厝寮排水上游養殖畜牧仍由縣府環保局處理「豬廁所」,其餘如農田排水等由人工濕地處理,水域面積約22.4公頃,示範區面積約30公頃,計劃在上游引水端攔除垃圾,經由初沉與過濾(視高程條件設置抽水機與揚水井)、曝氣、水生植物淨化區及景觀生態池設置,可達到高灘地環境整理、維持近海水質生態、增加住民休憩空間、生態環境教育功能等四大效益。
水利處強調,整個計劃以「三生(生態、生活、生產)」為訴求,除了將海岸營造出生態教育環境以及預防災害之功能外,更考量並賦予地方產業永續發展的新生產模式,以延續地方住民生活。另外以「軟硬兼施」為手段,持續投入規劃與設計,並著重於硬體設施上的管理與維護,並透過軟體配套措施使用,發揮最大效益。以期達到海岸資源永續化,海堤功能多元化,堤內空間多樣化三大目標。